上汽大众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个企业,POLO、桑塔纳、帕萨特、途观都是热销多年的产品。毫不夸张的说,你的身边总有一个正在开或者开过上汽大众车的人。2017年上汽大众销量达到1,730,048辆,成功卫冕销量冠军,总结这些年成功的经验,许多人把它归结于“本土化”这三个字。
在北京车展上,朗逸Plus的推出让上汽大众的本土化策略继续升级,而这一策略在有些人的眼中则是被看成有些贬义的“中国特供”。今天,我就想结合上汽大众这些年的发展和车展现场的朗逸Plus再聊聊在2018年当下的“本土化”和“中国特供。”
● 上汽大众“本土化”模式发展回顾
改革开放以来,我国的汽车产业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,成立于1985年3月21日的上汽大众(之前的上海大众)是我国首家轿车合资企业,可以说是见证了我国改革开放以后汽车产业的发展。从大家熟悉的CKD生产桑塔纳到引入高尔、途安、POLO,到生产中国专属的朗逸、凌渡、辉昂,上海大众一路走来还是很有看点的。
1995年开始,上海大众就开始本土化打造了
首先值得一提的就是桑塔纳2000这款车(1995年正式下线),它是首款中德联合开发的轿车。既然是联合开发,那么就必须有符合国内消费者需求的设计,而这个突破性的变化就是“加长”——他是在巴西版Quantum原型车的基础上增加了100mm轴距。配置上还增加了皮质座椅、车内中控锁、电动车窗以及电动外后视镜等,相比普通桑塔纳有了很大的提升,进而迅速占领了国内中级公务及商务车市场。
这款车能迅速火起来的原因,还是因为车辆的主要需求不一样。当第一批桑塔纳销售出去后,虽然大家普遍反映质量好、节油经济,但也有一些人认为后排太小,坐着不舒服。这是中外车辆用途不同造成的,在国外,车主自己驾车,妻子坐在旁边,后座顶多坐一个小孩。而在国内,桑塔纳则是政务加商务车,后排必须要足够宽敞,因此桑塔纳2000则针对性的做出了调整。
细看每一款车,上汽大众的本土化越走越坚定
如果说桑塔纳2000开创了“本土化”打造的先河,那么再往后看上海大众(后期改名为上汽大众)的一系列动作也就不奇怪了:
(2000年)【第五代Passat】引入国产的时候轴距加长了100mm;
(2006年)【POLO三厢版劲取】其实是由上海大众设计团队独立设计开发的一款车型;
(2008年)【朗逸】是完全基于中国市场开发的全新车型;
(2010年)【途观】国产加长轴距80mm;
(2011年)【全新帕萨特】代号NMS,轴距长于欧版,主打美国和中国市场;
(2012年)【新桑塔纳】源自海外俄罗斯版三厢POLO,轴距比欧版POLO两厢长;
(2013年)【朗行】是朗逸的两厢版,并萌芽LAVIDA家族的概念;
(2015年)【凌渡】是上海大众MQB平台首款自主设计和开发的轿车:
(2016年)【新一代途安L】国产加长轴距113mm;
(2016年)【辉昂】是上汽大众首款纵置发动机车型,辉腾停产后成为大众全球旗舰轿车;
(2017年)【途观L】国产继续加长,之后美国市场推出了同款;
(2017年)【途昂】国产后,美国市场推出了同款;
从入门紧凑到高级别的紧凑型车,再到MPV、SUV,上汽大众在本土化打造上,可以说走了一条无人可敌的路,真的是“舅服你”。但也有人说,这是南北大众的分工不同:一汽-大众多引用海外原型车,而上汽大众则是针对中国开发。但如果换个角度思考的话,如果你尝到了针对本土化开发的甜头的话,看看上面这些车的销量,如果你是决策层,也会坚定的把这条路走下去。
『2008年推出的朗逸』
现款朗逸销售上的成功,我们就不用多说了,上市将近10年的时间里,销量已累计突破三百万辆,而且近四年的时间里始终稳坐轿车类的头把交椅。总结来看其实就是中国消费者喜欢的他都有。对于一辆家用“买菜”代步车,省油,好开,空间够用,价格不贵,质量问题不多,修车保养成本低是最重要的,虽然朗逸不是每一点都最棒,但是又都整体位于前列,选他没错一直是我们的一个评价。引用知乎上的一句话就是:“知乎不喜欢朗逸,合情合理;90后不喜欢朗逸,也合情合理,因为这不是给这些人准备的车。在中国朗逸卖的好,合情合理,这就是给大多数中国消费者准备的车。”这不就是本土化应该做的么?你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,消费者也自然会给你回报。
『全新朗逸于2012推出』
从另一个角度去想,一些厂家在中国的合资公司其实并没有像上汽大众这样的话语权,起到的更多是销售公司的作用,做的就是引入然后卖。而上汽大众从多年发展来看,早已经不局限与此,而越来越多的车企在吃过亏、眼过馋后其实也猛然意识到了这点。
● 朗逸Plus到底Plus了什么
说完了老朗逸和上汽大众的一路走来,再来看这次车展的主角朗逸Plus,我们能够从这款车上找到哪些属于中国消费者如今喜欢的特点么?
首先,朗逸Plus摆脱了老款中庸的设计,采用了最新的大嘴式风格,大气的外观确实让人会有所好感,对于家用轿车来说它的高级感更强,也会给这款车第一印象加分。
进一步加大的尺寸以及PQ34升级到了MQB平台,则是在产品力上有着进一步的提升。空间就不用说了,和同门兄弟速腾相比,朗逸Plus其实在平台上反而领先,是选择“德国原版”还是选择“中德混血”,对于大众可能并不重要,因为你终究要在两款大众里面选。而在明年初,速腾也将更换MQB平台,南北大众在平台上使用的时间差,也能减少内耗,并进一步让车辆在最后生命周期发热。
配置上,朗逸Plus高配采用了自动空调,另外值得一提的是,它还标配有后排出风口,这在现款朗逸上是没有的,同时后排座椅坐垫相比上一代增加75mm。除了增加了几个实用配置外,像AEB功能、主动防碰撞预警和ACC自适应巡航也是首次出现在朗逸上,主被动安全配置的提升也是朗逸Plus值得关注的。
内饰依然是大众风格,这一点我并不喜欢,但从使用上来看,熟悉的键位,还算丰富的储物空间,又不会吐槽太多,只能是及格分数。动力方面,全新朗逸Plus将搭载1.4T/1.5L两款发动机,最大功率分别为150和116马力。传动系统方面,预计新车将继续匹配现有的5速手动和7速双离合变速箱。这一套成熟、稳定的动力总成也是一个不会犯错的组合。
从上述一系列的变化来看,朗逸Plus的产品力提升还是很多的,从该级别的购车要素来看,高颜值、大空间、动力不出问题、用车成本低其实是目前消费者比较关注的。这几点上,朗逸Plus其实延续了老款车的优点。未来朗逸Plus会和现款朗逸同堂销售,但我预计现款朗逸肯定会精简产品线,并逐步退出。在这里,我不太想去谈他未来的销量,因为毕竟价格、详细配置还不知道,但是从上汽大众这么多年的经验来看,我认为这个价格应该还是会让大多数人接受的。
● 结语:都2018年了,我们应抛掉“本土化打造”的有色眼镜了
在10年前,如果有许多人对“本土化”打造、“中国特供”有所顾忌和持反对意见,我认为是很正常的,因为当时成功的产品真的太少了,合资企业的开发能力也不行。如果是5年前,可能会是个五五开,有成功的案例,也有不成功的案例。时间来到2018年,我们对于“本土化”这个词,早已经非常习惯了,如果某个车企开发时不考虑中国市场的需求和感受,那才真的是外星人了。
因此,在谈“本土化打造”以及“中国特供”的时候,也希望大家能够先摘掉有色眼镜,去掉固有偏见,真的从产品和自身需求来出发和评判。
朗逸Plus让我们看到了本土化打造的新阶段成果,展望未来,还有哪些模式是可能发生的呢?我们可以一同期待一下上汽大众后面的SUV或者其他类型产品。当然车展现场的这面墙也展示了好几种可能,或许未来就在这一串串“密码”中。(文/汽车之家 王寅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