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像从2018年年底至今,每个月都会有以“车市寒冬”为话题的文章,不论是销量走势、政策法规,还是用户口碑,都成了人们对车市品头论足的引子。车市萧条,一张张成绩单直截了当的摆在桌案之上。各家车企没人愿意把这一段“窘迫的时光”当作黄连吞下,大家更愿意环顾四周的“牌友”,看看别人如何打出“安全牌”。
【雪上加霜? or 一丝曙光?】
根据乘联会数据显示,今年上半年国内乘用车市场销量达995.4万辆,同比下降9.3%。在“清国五车库存”氛围下,6月销量有所增长,6月狭义乘用车销量达176.6万辆,同比增长4.9%,环比增长11.6%。不过,这并不代表“苦日子”到头了,复盘来时的路,绝大多数车企难免会有些“后怕”……
以SUV市场为例,整体萎靡的情况下,东风本田的当家车型CR-V、XR-V可以说已经从“召回事件”缓过一口气来了。但是CR-V今年1-6月份同比增长185%的夸张数字,不禁让人想起去年因为机油门事件,被车主拉横幅维权,本田“买发动机送车”的名声险些毁于一旦。豪华品牌中,奔驰在上半年也被“减震轴事件”、“发动机盖维权”折腾得不轻,不过奔驰还能保持10%以上的同比增长,绝对算得上万幸了。
幸运的车企,还有机会在“大难不死”后诚恳“反思”。相反,也有一些品牌,在寒冬中因为用户口碑的溃败,让自己陷于“雪上加霜”的尴尬。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小鹏汽车便是典型,推出全新车型反而被消费者诟病无良商家,一篇篇“情绪激昂”的檄文,把这个纯电车市场份额不足1%的造车新势力推向了风口浪尖。同样,蔚来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,“造”了200多个亿,ES8的“一把火”更是让消费者畏而远之。
商场如战场,真实而残酷。些许因素都可能会影响到车型在市场中的最终表现。无论是质量问题引发维权,还是做了不合消费者心意的升级,这些因素对车型的销量或多或少都会产生一些影响。也充分说明了,车市已经由“卖方的主场”向“买方的主场”转变,当用户把心声呐喊出来,将直接决定一个车企命运的最终走向。
【真相无需辩,用户帮你说】
进入下半年,很多车企都会思考一个问题:如何让成绩单的数据更好看,又如何让外界看起来这是一家从不懈怠的企业。在他们看来,先把“安全牌”打出去,在牌局中起码还有些许的底气。但是“看上去很美”始终是阳光下的泡沫,瞬间的彩色一戳即破。其实,真正的“安全牌”从来不在车企自己的口袋里,用户才是真正的发牌人。
将目光投向今年上半年的大牌局,虽然德系上位、美系换新,但是聚焦头部车企,其中最稳定的依旧是日系品牌。东方日产虽然稍有下滑,但好在其手中还有一张“王炸”--全新一代轩逸,“两田”的表现相比之下不用多言,而最为“淡定”的当属一汽丰田。6月销量同比增长16%,前6个月的总销量达成了全年目标的51.7%。
三个月订单直逼三万的亚洲龙、即将引爆市场的十二代卡罗拉、上半年订单量同比增长173%的奕泽,还有征战沙场多年的RAV4荣放在6月共售出12424辆,同比增长9%,绝对算得上是一汽丰田在SUV市场的“安全牌”。这无疑是市场给予的肯定,但若深挖RAV4入华的十年,便可发现销量增长并非其成功的唯一诉求。
2009年正式国产的第三代RAV4,不论是审美、动力、油耗,可以说满足了一大部分追求城市SUV用户的渴望。2013年换代之后,大胆激进的造型可以说和当时的CR-V、奇骏、途观、翼虎等主流车型直接拉开区隔,而这也是RAV4基于当时年轻化、个性化的用户诉求所做的大胆尝试。
此外,RAV4荣放近两年在阿拉善英雄会、边境挑战、雪豹守护等一系列创新营销活动中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,收获了更坚实的用户口碑。这也是一汽丰田相比其他车企的一大优势:其他的车企把核心放到了产品本身,而一汽丰田则是把核心放到了用户身上,让产品的实力为用户的情怀赋能,真正让用户感知实力、热血与情怀。
【结语】
汽车市场已经迈入存量时代,“权重颠倒”也就意味着“择优录用”。“反思”和“学习”之后,“未雨绸缪”必然的。在这一过程中,车企不可能只是高喊“做好产品和研发”、“一切以用户利益为出发点”的口号,用户方面的话题是需要长久的时间加以验证的。车企想方设法追求利润、破局车市阴霾的同时,还应该要谨记用户力量才是决胜市场的核心所在。
标签:一汽丰田